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曹曦?通訊員 李世壯)9月15日9時23分,中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九顆衛星同時發射升空,圓滿完成海上發射任務,并*開展發射平臺的測量工作。哈爾濱工程大學助力此次“一箭九星”海上發射,該校船舶工程學院龐福振教授團隊參與完成了此次開展的海上發射平臺振動、沖擊噪聲、應力等基礎數據測量任務,獲得了發射平臺海上發射全過程的動力響應數據,有力地保障了海上發射安全。
2019年以來,哈爾濱工程大學科研團隊依托煙臺研究(生)院,協同魯東大學海上航天技術創新中心、煙臺宇航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煙臺鋯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開展科研攻關,將學校船海特色優勢技術向航天技術領域拓展,團隊7名師生潛心開展海上發射瞬態沖擊響應、發射架動力學優化、基礎數據測試等研究工作,與某院技術人員深度協同創新,找出了火箭發射架薄弱環節,提出了優化建議,并全方位測量此次長征十一號火箭海上運輸、火箭起豎、點火發射全過程平臺動力響應數據,為發射平臺設計及海上發射提供重要基礎數據支撐。
該科研成果是基礎研究與國家重大需求相結合、校企協同創新的典范,得到山東省重大創新專項“海洋平臺振動噪聲虛擬仿真快速建模技術動力響應分析”、工信部高技術船舶重大創新專項“第七代超深水鉆井平臺創新專項測試技術”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支持。
作為一所行業特色型“雙*”建設高校,哈工程多年來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民經濟主戰場,不斷加強與行業大院、大所、大企協同合作,積極進行產、學、研、用全鏈條攻關。哈工程將以此次海上發射測試為契機,深入開展海上發射關鍵技術攻關,助力山東省“東方航天港”建設,為我國火箭海上發射提供智力及人才支撐。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